整合贯通 砥砺前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5年11月12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中南民族大学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学校化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中南民族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81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该学科已成为民族高校领先,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特色学科。

    继往开来 提高科研整体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教师不能仅仅只上好课,而且要做好科研,否则就只是‘教书匠’。实际上,科研搞不好,教学也难搞好”。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每一位热心科研的教师,都能清晰地记得张爱清教授多次说的这句话。

    化学系成立之初,以教学为主,但在老一辈化学家方麟侣、李培森、沈雨生等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复办之初,百废待兴的艰苦条件下,化学系的老师借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83年7月由化学系天然产物研究室俞妙悦、方麟侣、成凤桂等研制的“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室内检测方法”通过湖北省教育部门主持的鉴定,并对中南6省的学员进行培训。该研究成果对当时杂交水稻在我国的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老一辈化学人的影响下,潜心科研、奋发有为逐渐成为化学系的传统,并在每一个化学系的师生心底打下深深的烙印。在科研经费极其紧张的80年代末,化学学科的教师仍坚持科研梦想,克服各种困难,砥砺前行。1989年何宝林团队研发的“铝及其合金阳极氧化膜ZHF—型冷封口剂”通过省级鉴定,开发的“铝及其合金阳极氧化膜冷封口剂与着色稳定剂”于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并在武汉中南铝型材厂、郑州中原铝厂、南宁铝厂等企业转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李步海教授为首的团队开展非水溶剂萃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进入21世纪,化学学科的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科研经费得到很大的改善,科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能力、创新能力、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2012以来,化学学科承担国家科研项目7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化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纵横向合同经费1.1亿元;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教育部门高校科研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3项。

    科研整体水平的高低,是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重要体现。化材院坚持制定年度科研发展规划,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动学院的科研工作。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了解每个课题组在研究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潜心科研的教师排忧解难。

    筑巢引凤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做科研要能敏锐地把握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要了解企业需求和技术前沿,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要感谢国家,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化材学院张道洪教授多年从事科研工作深刻的体悟。

    张老师是学院潜心科研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张老师在来到民大的短短8年时间里,主持了20余项科研项目,以及1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45篇。此外,申请发明专利33项,获得授权24项;2项科技成果(含氮超支化聚磷酸酯及其环氧树脂、耐高温无溶剂绝缘树脂)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评国家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评校“科研十佳”2次以及吴江市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

    王献教授也是该院年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为Am. J. Mass Spectrom.,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J Liq. Chromtogr. R. T等期刊的审稿人,2014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她善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荣获2013年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三等奖,也是此届比赛中仅有的一名获奖的民族高等院校教师。她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屡创佳绩:2010年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邀请赛三等奖,2016年湖北省第九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王老师在2015年获评该校第五届“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李春涯教授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委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门中央高校科研专项重点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2007年获中南民族大学十佳青年教工称号;2006、2007、2010年获得中南民族大学科研十佳称号。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中南民族大学化学学科从筹建开始,就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化学系建系之初,融聚了方麟侣、李培森、沈雨生等老一辈知名教授,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化学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学校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目前,化学学科拥有专职教师96名,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35人,讲师30人;硕士生导师5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38%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专职教师中国家“杰青”“973”首席科学家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国家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2人,湖北省楚天学子6人。形成了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教育部门新世纪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为学术骨干的老中青结合的学术队伍。拥有能源催化材料、水污染治理中的环境功能材料、民族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药效分析3个湖北省创新群体,环境污染净化材料国家民委创新团队,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湖北省教学团队。

    整合资源 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整合科研资源、人才资源,凝练科研方向的容器,是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依托,是对外学术交流的名片。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学科建设、创新能力的高低,服务社会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也决定了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对学科的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中南民族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加科研设备的投入。在化学系建系之初,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加强少数民族教育设备”项目的援助,购置的一批设备对化学学科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当时的教职工组成若干科研小组围绕国民经济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随着学科的发展,师资力量的增强,研究方向的凝练,科研资源的融合,2001年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获得立项建设。2004年,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批准获立项建设,2007年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验收,并被评为省优秀重点实验室。2009年该实验室成为委部共建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0年以来,化学学科获批了武汉市能源催化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能源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除了科研平台之外,2006年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整合化生药实验室资源成立的民族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化学学科现拥有13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大楼,固定资产总值5000余万元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依托,围绕国民经济的重大需求及民族地区资源的利用和特色转化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学科在发展的进程中积极探索,不断整合科研资源,凝练学科方向,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为基础,组建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在能源催化材料、环境净化材料、民族药用资源等方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借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东风,在党和政府部门的关怀下,中南民族大学化学学科的师生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奋勇前进,续写化学学科建设的新篇章。

    (邓 行)